部署与配置 · Dylan AI Agent Nexus

Deployment & Configuration · What/Why/Precautions

部署流程总览

  1. 环境就绪:AI 主机/服务器上架、供电与网络连通、基础安全策略。
  2. 系统栈准备:显卡驱动与 CUDA/cuDNN/TensorRT,Python/Conda/PyTorch,构建与容器工具。
  3. 框架就绪:Ollama/OpenWebUI、ComfyUI、n8n 等核心组件安装与校验。
  4. 平台部署:落地业务模块、导入数据与知识,配置工作流与权限。
  5. 运行与治理:监控、审计、备份、容量评估与优化,形成持续运维闭环。
说明:本页强调“这些组件是做什么/在系统中的作用/使用注意事项”,不展开安装步骤。

1) AI 主机/服务器:安全安装与运维常识

  • 机房与供电:优先上架机柜;使用 UPS 与双电源冗余,避免电压波动导致 GPU 错误或数据损坏。
  • 散热与灰尘:保持进出风畅通与温控(建议 < 30℃);灰尘会显著降低散热效率,需定期维护。
  • 网络与安全:分区/VLAN 隔离管理面与业务面;启用最小暴露策略,禁止公网直连核心节点。
  • 监控与告警:监测功耗、温度、显存/内存、磁盘与吞吐;阈值告警与异常诊断流程化。
  • 备份与恢复:配置镜像/数据定期备份;为模型权重、向量库、业务数据制定恢复演练。
  • 维护与升级:规划停机窗口;驱动/固件更新需先灰度验证,避免生产中断。

2) 系统环境:NVIDIA 驱动、CUDA、cuDNN、TensorRT

  • NVIDIA 驱动:操作系统识别 GPU 的基础,提供显卡运行与监控能力。版本需与 CUDA 兼容。
  • CUDA:NVIDIA 的并行计算平台与编程模型,为深度学习计算提供 GPU 加速能力。
  • cuDNN:深度神经网络的高性能库,对卷积/激活/归一化等算子做底层优化。
  • TensorRT:推理解算优化与量化引擎,在生产环境显著降低时延与提升吞吐。

在系统中的作用:上述组件共同构成“GPU 加速栈”。驱动负责硬件接入,CUDA 提供通用算力接口,cuDNN 优化 DL 算子,TensorRT 面向高性能推理。

注意事项:版本匹配(驱动↔CUDA↔框架)、单/多 CUDA 环境并存、升级前的回滚方案与兼容性验证。

3) Python、Conda、PyTorch 等

  • Python:AI 生态主流语言,承载模型推理、数据处理与业务胶水逻辑。
  • Conda:多版本 Python 与依赖环境管理器,隔离项目依赖,降低“依赖地狱”。
  • PyTorch:主流 DL 框架,承载训练/微调/推理;需选择与 CUDA/驱动匹配的构建。

在系统中的作用:形成可复用的模型运行环境与依赖隔离层,为业务模块提供稳定的推理/微调能力。

注意事项:环境命名与锁定(requirements/conda env export)、GPU/CPU 构建区分、显存占用与混合精度策略。

4) 开发环境:VS Build Tools、VSCode 等

  • VS Build Tools:Windows 下编译本地扩展/依赖的必备组件,为部分 Python 包与推理引擎提供编译链。
  • VS Code:跨平台 IDE,集成调试、远程开发与 Git 协作,便于团队协作与规范落地。

在系统中的作用:保证模型/服务的本地构建与调试顺畅,提升开发-部署闭环效率。

注意事项:统一扩展与格式化规范;编译链版本与 Python/Node 工具链的兼容性。

5) Node.js 与 Docker 等容器工具

  • Node.js:脚本与中间层服务的高效运行时,用于接口胶水、任务编排与工具集成。
  • Docker:标准化发布与隔离运行环境,便于跨环境迁移与弹性扩展。

在系统中的作用:作为“应用运行层”,承载微服务/工具组件与任务容器,提升上线速度与可维护性。

注意事项:镜像体积/层缓存、GPU 直通、数据卷与日志持久化、镜像签名与来源安全。

6) n8n 与自动化工作流平台

  • n8n:可视化工作流引擎,把表单、接口、消息通道与模型推理串联,形成端到端自动化。
  • 可替代/补充:如 Prefect/Dagster/Airflow(编排调度)、Node-RED(设备与轻量流程)等。

在系统中的作用:作为“编排中枢”,让 AI 与现有系统发生连接,支撑审批流、定时任务、事件驱动等场景。

注意事项:凭证与密钥管理(环境变量/密钥库)、重试与幂等、任务并发与限流、错误告警与回滚策略。

落地与治理的最佳实践

  • 先试点后推广:从单一业务线开始,跑通“数据—模型—流程—效果”的闭环。
  • 强治理弱耦合:数据分域、权限分级、接口标准化,降低后续扩展成本。
  • 度量先行:建立可观察指标与审计策略,持续评估容量、成本与价值。
已模拟提交:数据已缓存到本地(等待后端 API 接入)